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云舒文化传媒  2019-02-18 09:39

[摘要] 今儿个是农历正月十三,据说是正月里习俗多的一天,不同地区的讲究也不一样,赏花灯、滚龙灯、扎彩灯、豆腐节、祭关公……各种节庆活动老少皆宜、欢天喜地。要说咱胶东地区的特色风俗,那就是“祭海”了!各位海边出生、海里成长的小伙伴们,你们当地又有何习俗呢?

     今儿个是农历正月十三,据说是正月里习俗多的一天,不同地区的讲究也不一样,赏花灯、滚龙灯、扎彩灯、豆腐节、祭关公……各种节庆活动老少皆宜、欢天喜地。要说咱胶东地区的特色风俗,那就是“祭海”了!各位海边出生、海里成长的小伙伴们,你们当地又有何习俗呢?内陆地区的朋友们,如果感兴趣的话,来年也可到海边亲自感受节日氛围哦!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据传,正月十三是海的“生日”,每年这一天胶东沿海渔民放鞭炮、扭秧歌,开展祭海活动,祭拜场面既庄重又壮观。各村请秧歌队在龙王庙前耍秧歌、拜龙王,行三拜九叩大礼。渔民们端出备好的祭品,有猪头、鸡、鲤鱼、大馒头等,焚香化纸,燃放鞭炮烟花,朝着大海行叩拜礼,祈盼一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沿海一带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渔村,村民世代以打渔为生。有一年正月十三,渔民出海时不幸遇到巨大风浪袭击,危急中似乎有一些幻化现象指引着他们,使他们历经风险终幸免于难。渔民认为是海龙王庇佑了他们,便立下誓言:从此以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来海上条拜海龙王,子子孙孙永不食言,回家后请人为海龙王修建庙宇,以答谢海龙王的教命之恩。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那么幽默智力题来了,你知道为什么要用鱼来祭祀海龙王吗?因为渔民是取“鲤鱼跳龙门”的寓意。渔民会把头年捕到的上等的渔获作为祭品,在祭海时摆作贡品,祈求来年渔季捕获更好的海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海阳大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560年的历史,它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各位可能觉得照片中的场景有点眼熟,没错,这里就是电视剧《大秧歌》拍摄地——琵琶岛,这名字听起来偏女性化、够文艺优雅吧?可琵琶岛在剧中的名字却霸气得很!名曰“虎头湾”!就在这里,上演了一部胶东地区的海猫在一段夹杂家族恩怨情仇、惊心动魄的热血抗日斗争中脱颖而出,从一个小乞丐蜕变成大英雄的传奇故事 。

正月十三祭海龙王,海阳大秧歌舞出炫民俗风

       故事梗概1930年代,乞儿海猫回山东海阳寻亲。不料,世代为仇的虎头湾吴、赵两大家族,不仅逼死了触犯族规的海猫爹娘,还将海猫沉海。吴家小姐吴若云和渔家女赵香月,以及海盗黑鲨联手相救,大难不死的海猫大闹虎头湾,却被两家族长再次陷害。海猫蒙冤入狱,被定死罪。幸遇地下党党员王天凯施巧计,才重获新生,并改名海龙。海龙不仅一次次从日寇的屠刀下保住了家园,还以斗秧歌为契机,弥合了吴、赵两家族几百年来的仇怨。在海龙的领导之下,虎头湾百姓终肃清了军统特务组织“八仙小组”,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